工作动态

博物馆2024年工作总结

【来源】 本网站

【作者】

【日期】 2024年11月29日 12:50

【点击】 []次


2024年,在校党委与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关心、支持下,博物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纪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等为重点,紧密围绕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切实立足博物馆自身实际,积极为强化师生科学素养、提高师生文化素质,拓展学校社会声誉、提升学校社会形象而努力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推进工作的基础

(一)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

党员按时参加支部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截止11月上旬,本年党员参加集中学习教育培训22次;教职工定期开展学习,截止11月上旬,本年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11次,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

根据上级部署,本年认真完成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专题学习,做到党员全覆盖。支部中层干部本年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网络学习班、参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专栏及党纪学习教育专栏学习。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9月成功申报学校机关党委2024年“四强”党支部品牌建设项目。

(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思想阵地

与学校签订落实《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贯彻实施《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办法》《博物馆意识形态审查情况登记表》,持续规范博物馆官网、官微、内刊、讲座论坛会议、各类活动、讲解词、张贴物等管理,截止11月上旬,本年共按要求审核管理47套材料。

贯彻学校要求,按照学校有关宗教工作、保密工作等责任要求,切实加强统战、保密等各项工作,完成博物馆民族音乐厅、体育厅超10万字有关文稿再规范工作。2024年9月,博物馆被校党委评定为2023年度保密工作优秀单位。

(三)抓实抓细安全稳定工作,助建“平安校园”

博物馆把安全责任意识放在第一位,深入开展排查防范风险、排除安全隐患相关工作。一是对场馆多媒体设备进行常规的保养维修、消防安全排查;二是对各展厅玻璃展架损坏、返潮等工程及时进行维护;三是强化场馆视频安防措施,扎牢安全护栏。

二、聚焦主责主业,促进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展览彰显特色

5月22日9月30日,博物馆与黔西南州博物馆联合在特展厅举办“贞丰花江铁索桥摩崖石刻拓片展”。展览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展出了记录贞丰花江铁索桥的修建与维护历史的摩岩石刻、石碑石刻拓片。让观众“桥”见历史,直观感受生活在多彩贵州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感天动地的奋斗精神,感受中华民族石刻书法文化的魅力;让观众“桥”见未来,直观感受贵州交通建设特别是桥梁建设的成就,感受伟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惊天动地的多彩贵州现代化的宏伟未来。

(二)做好公教活动和科普讲座,拓展服务范围

抓好日常参观服务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深化各类公教活动。全年围绕“植树节”“生物多样性日”“国际博物馆日”“世界地球日”“科技活动周”等,结合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传统二十四节气等节假日,或在博物馆内,或走进中小学,以互动问答、趣味游戏、动手实践等形式,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如科技活动周以“天文”主题开展科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围绕“现知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开展科普等,吸引并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在参观展厅与体验活动中探索新知,发展科学素养。截止目前,已完成15场主题科普活动,参加人数超1000人次,省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9篇。邀请本校生科院、地环学院或校外专家开展科普讲座12场,如,在“世界地球日”期间围绕与民生健康紧密关联的“微塑料”话题,开展《全球战塑——共筑绿色未来》主题讲座;“世界环境日”期间围绕土地退化话题,开展《我们的土地 我们的未来》主题讲座等。

(三)不断提升馆员业务素质、强化服务能力

2024年3月,1名教师参加贵州省博物馆示范培训班并获得合格证书。3月至4月,全馆老师参加人民文博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博物馆临时展览策展能力提升培训班》并获得合格证书。6月至7月1名教师参加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贵州文博讲堂”线上培训班并获得合格证书。10月24日27日,2名教师参加贵州省科协举办的“2024年基层科普人员交流学习培训班”,每人累计完成28学时的课程并获得结业证书。11月7日,2名教师参加中国博物馆协会、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博物馆馆长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高校博物馆学术研讨会”。

(四)认真做好科普项目建设专项工作

根据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对项目的要求,圆满完成贵州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之“高校科普资源助力全民自然科学素养提升项目”各项工作。一是举办常规型科普活动,面向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以线下线上展览参观为主线,开展“常规型”科普活动,结合线下线上形式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如,在博物馆官网、官微定期刊发经相关专家审核、易于公众理解的图、文、音视频等科普宣传材料,推送了《鱼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植物王国的另类》《泥石流地质灾害》等学理严谨的科普视频,推送了《胡氏贵州龙化石》《红腹角雉》《黔金丝猴》等12篇图文并茂的科普文章。二是举办科普讲解员培训活动,面向高校大学生及中小学生开展科普讲解员培训活动,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科普讲解培训内容。如,在常规开展大学生讲解员招募培训的基础上,首次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工作,联合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花溪区中小学,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以科技常识、藏品知识、讲解礼仪、会话技巧、普通话等为内容,按照累计超10个学时的计划,培训中小学生“小小讲解员”55人。三是举办主题型科普活动,结合节假日、主题日,开展“主题型”科普活动。利用我校天文、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教育相关资源,结合相关主题节日,开展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大众的主题型科普活动15场。联合学校多支“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面向关岭县、纳雍县、惠水县等偏远地区和边远山区开展科普,拓展了科普活动的覆盖面,推动了科普教育的广泛普及。

(五)推进藏品修复与养护项目

《博物馆藏品修复与养护项目》于去年11月上旬完成项目合同签订(合同编号XWZB2023-110FW)。目前,藏品修复项目已基本完成服装和银饰类藏品、木质皮质类民俗用品及教具类藏品、地质矿石类标本、古生物化石类标本等清洁与修复工作,藏品库房消杀与整理工作。

三、牢记育人使命,抓好立德树人拓展工作

(一)强化大学生讲解员培训

博物馆依托山地文明传播社社团,按照遴选、培训、考核等强化大学生讲解员队伍的规范建设,今年面向校内开展2期大学生讲解员的招募培训工作,50名学生讲解员考核合格上岗。

(二)落实好2024年度“国培计划”

10月27日11月2日,博物馆为安顺西秀区实施‘国培计划(2024)’——整县推进培训项目·小学骨干教师学科素养培训(小学科学)研修班”,来自安顺市西秀区33所小学的50名参训学员顺利结业。

总之,在2024年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对照学校“双一流”发展目标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博物馆全体人员也将始终坚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继续为2025年的工作努力。






博物馆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博物馆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博物馆工作的高质量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理论学习、公教活动、队伍建设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切实推进博物馆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进行。

一、做强理论学习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业务工作,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

(二)按照学校制定的年度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有机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研讨,用好“学习强国”等线上资源,不断提升教职工的政治素养。

(三)按时保质推进“四强”党支部品牌建设项目,通过项目提升支部工作效能。

二、做好公教、科普等工作

(一)为学校在校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开展丰富的“实践课堂”活动。

(二)与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学校合作,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研学活动结合世界地球日、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儿童节等节点,开展“主题型”公教活动。

(三)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塑造科学服务精神服务。

(四组织编印1期馆刊,为校园文化增加文宣新品

三、持续做好日常展览

(一)扎实做好场馆日常开放工作,为学校师生、社会公众做好参观服务。

利用博物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充实新闻内容,提高新闻宣传和信息化服务水平。

立足实际条件,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至少1场特色展览,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持续推进藏品维护工作常态化,做好藏品及展品的常规维护。

、做实队伍建设

(一)开展馆际交流,强化人员管理,夯实全馆人员业务素质。

(二)完善志愿者服务团队工作机制,强化志愿者选、培、用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志愿者服务团队,深化教师传帮带工作,提升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效果


博物馆

202411

【文字】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

【责任编辑】一审(校):刘婷婷;二审(校):赵捷;三审(校):周成海










上一篇: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5・18 国际博物馆日开放公告

下一篇: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科普工作绩效自评报告